
群醫齊魯會
敢為孺子育英才,克勤盡心細心裁。
三人行,必有我師。
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呵護寵物生命健康。
行遠自邇,永不止息。
2022年8月4日,2022「圍爐夜話」第九期——群醫齊魯會“根植理想,醫路華章”訪談節目特邀了新瑞鵬山東區域技術經理李文波、山東濟南小區醫務經理劉霞、青島愛諾動物醫院(熱河路)主治醫生麻醉醫生蘇麗雪、濟南美聯眾合動物醫院陽光分院院長張志軍、青島愛諾嶗山分院院長吳松嶺、新瑞鵬華北區山東區副總經理兼專業技術副總經理張文作為本期訪談嘉賓,新瑞鵬集團副董事長劉朗博士作為節目主持人,和大家聊聊職業生涯的心路歷程。

01、初識泰山
很多人都是對于獸醫有著美好的憧憬才選擇這個職業的,談一下您當初為什么會走上寵物醫療這條道路?也分享一下您初入行業時的感受。
新瑞鵬華北區山東區副總經理兼專業技術副總經理張文:
我從事獸醫其實是機緣巧合,我當時是在一個小縣城的獸醫站,后來我被分到了寵物的門診,寵物門診在獸醫站里,相對于家禽而言,是很邊緣化的。我當時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后,發現這個行業其實前景非常的大,因為當時整個山東地區其實動物醫院都非常少。所以選擇了獸醫這條職業發展道路。
新瑞鵬山東區域技術經理李文波:
在我高考的那一年的時候,其實是面臨著一個很艱難的抉擇,要決定自己終生的所要從事的行業。因為我是農村的孩子,接觸到的一些知識面是相對比較窄的,但是身邊的一些朋友親戚當中做獸醫的還是比較多的,并且相對來講他們也是在農村是比較受人尊重的。
以前我們家養了一個抓老鼠的貓,在它生病之后,我的親戚以及我當地的獸醫沒有辦法解決好,后來那只貓死掉了,這個事情也就促成了我在報志愿的時候,填報了獸醫專業。
后來在接觸到學校的動物醫院教學之后,我對臨床這塊很感興趣,在考研的時候就報了臨床的研究生。畢業之后很有幸能夠到北京之后進入咱們美聯的愛康分院,逐步的學習成長,一直到現在。
青島愛諾嶗山分院院長吳松嶺:
其實我選擇這個行業也是在高考的時候,當時確實不知道做什么行業,然后也是聽親戚說這個行業前景還不錯,就報了動物醫學,其實當時也是非常的懵懂,并不知道我報這個專業到底對不對。我17年畢業之后做了一年的獸藥,經朋友介紹來到了愛諾,從一個助理干起,因為我特別喜歡小動物,也慢慢發現確實這個行業也非常的適合我,就這么一直干下去了。
02.詩和遠方
獸醫是一個變化快,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暢想未來,各位老師在未來5年到10年甚至是退休的時候,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山東濟南小區醫務經理劉霞:
其實我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也不太善于表達的獸醫,所以其實生活比較單調,我自己希望自己5年或者10年甚至退休以后,還是堅持做這個職業,能給我周邊的朋友以及我的鄰居帶來更多的幫助,這就是我所希望的。
新瑞鵬華北區山東區副總經理兼專業技術副總經理張文:
我其實覺得我們這個行業挺辛苦的,上班時間長,心理壓力也很大。所以我希望10年以后我們的行業也越來越規范,也可以通過我們這一些人的努力,把我們的行業推動得更好。
當我更老的時候,我也希望有一些年輕的獸醫能記得我們在前面的這些老獸醫為這個行業做出的努力。
新瑞鵬集團副董事長劉朗博士:
說得非常好,我最常在獸醫的行業協會說的一句話,就是讓獸醫活得更有尊嚴。其實我們大家在做這個行業,特別希望未來我們后一代的人踏上獸醫這條職業道路,是一條更加平坦寬闊的道路。
濟南美聯眾合動物醫院陽光分院院長張志軍:
我的想法是如果是5年10年之內的話,我希望能把在醫院跟我的這些小伙伴們逐漸培養到能夠獨當一面。當我真的老了,干不了這一行的時候,我想帶著我家的小狗和我救的一只流浪狗走出山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山河草原,這是我的想法。
青島愛諾動物醫院(熱河路)主治醫生、麻醉醫生蘇麗雪:
其實我跟在座的各位比,我入行的時間會短一些,應該是17年開始的,所以我的感受可能會有些不一樣,思想考慮的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常常說醫學不管是人醫還是獸醫,有時在治愈,經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是不是?因為我今年應該是開始第六年了,在前五年我其實感受到的就是治愈的這一部分,我會因為自己是一張白紙,會學很多東西,知識或者技能,然后在臨床上去治愈,就把很多病真的就治療好了,就很有成就感。
但是現在隨著你接觸的病例變難,然后疾病并不是總能被治好的,所以這個時候我要面臨內心的掙扎,能不能幫幫它能讓它緩解一下痛苦,然后讓它舒服一點,讓主人內心也能舒服一點。
所以接下來五年我希望進一步提高醫療技能,包括各個方面,盡量不讓動物太痛苦,能提高動物的福利。
再往后工作到10年的時候,我可能經歷的會更多一些,可能也會看開很多事情,可能到時候做的也像各位老師一樣,做的是一些帶教的事情,做的是一些怎么讓小獸醫們能少走彎路,能盡快的投身到提升動物福利這個行業里去。
03.醫聲守護
每個人都可能會被你曾經治愈過的一些病例所感動,想讓大家談一談讓你感動的那些病例。
濟南美聯眾合動物醫院陽光分院院長張志軍:
我感觸比較深的是今年有個被鐵絲圈傷害的貓病例,我想有它可能誤入了一個人為的鐵絲圈,當然幸好最后脫離了生命危險,現在已經康復出院了,但在這里我想做一個呼吁,對待小動物,可以不愛,但千萬不要傷害。
青島愛諾嶗山分院院長吳松嶺:
我去年遇到一個病例,其實是只流浪犬,它的胸下面全都爛掉了,很像是被人打的,小狗送來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奄奄一息了,已經算是快要踏入鬼門關了。主人說沒事,你就治療,如果就沒了我也不怪你,你盡你全力就好了。
那天晚上小狗基本上處于一個瀕死狀態,當時已經晚上10點多了,能做的外科的也都下班了,而且那個狗當時也不太適合做手術,我們就想著先給它把這個基礎的止痛先做好了。
第二天小狗依然活著,然后就這樣挺了三天,等它稍微緩過來一些,我們才給他做手術,做手術的時候,淤血一直往外冒,情況特別嚴重,我當時想著到底是什么人才能做出這么殘忍的事情。
小狗前后一共經過了三次手術,其中有一次心跳還停了,因為時間太久了,胸腔的皮膚也做了切除,但是它依然最后活下來了,生命力特別頑強。主人也是不放棄,他說,雖然他沒有多少錢,這只狗也是他撿來的,但是他不希望這只狗離開。最后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小狗終于康復出院。
青島愛諾動物醫院(熱河路)主治醫生、麻醉醫生蘇麗雪:
其實我們說到感動真的就跟生死離不開了。因為我本身是麻醉醫生這個崗位,我可以說其實是很柔情的,但是又很冷血,就是因為我們所有麻醉的動物都會跟主人去簽協議,主人再把動物交到你手上,這個時候麻醉師每面臨的一個病例都是生命所托,我們是要全力以赴的。
我們其實對生命體征這些是再熟悉不過了,很清楚這個動物目前的情況以及后面會面臨的情況。所以有時候就面臨了生死,面臨著是不是要安樂的問題。
有很多病例,其實主人都接受不了安樂死這件事情。我也能理解,他會想著,只要動物還在,陪伴也還在,但如果真的安樂了,沒了就真的是沒了。
有些主人,當你明確的跟他說沒有治療價值的時候,他可能會很難受,如果他不選擇安樂死,我也會一直救它,就像我們說的就是生命不息,醫者不停,就一直到主人想開了,到動物真的走了。
但其實我們面對這樣的動物的時候,也希望主人能夠盡快的放棄。因為如果我們所做的治療不能夠緩解動物的狀況或者疼痛的時候,盡早放棄其實是一最好的選擇。
新瑞鵬集團副董事長劉朗博士:
這話題有點沉重,但其實在我們醫療的過程中,這種情況還是蠻多的。很多時候,其實主人跟寵物的情感的連結,情感之深是讓我們也為之感動的。
04.齊魯名士
獸醫作為一門需要經驗驗證的學科,少不了言傳身教的知識分享,各位老師在學習之路或帶教方面有什么讓自己記憶猶新的瞬間或者經歷?
新瑞鵬山東區域技術經理李文波:劉欣醫生和張志紅醫生是帶過我的醫生。剛開始的時候,我每次跟客戶去做病史詢問的時候,我的臉是發燒的,我自己都意識不到我為什么會是那么內向的一個人,到現在我也會覺得我的內向當時是嚴重阻礙了自己的成長,然后我就會逼自己硬著頭皮去做這件事情,然后就把它記錄下來之后,還會去跟劉欣醫生把這個東西再去復述出來,復述的時候要言簡意賅的把事情說明白,所以在那個過程中的話,我的成長其實是比較快的。
另外,那時候可能外國人比較多一些,然后醫院內的話除了劉欣醫生和張志紅醫生之外,其他人都不愛說英語,就那會兒時候我還能磕磕巴巴說一說,所以他們會讓我刻意練習,我自己的性格也改變了不少,大概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我在臨床溝通過程中突破了障礙。現在的醫生們都覺得我很外向,甚至還有點話癆。
新瑞鵬集團副董事長劉朗博士:
以前像張志紅醫生、劉欣醫生、邱志釗醫生,還有董軼博士,他們都各自選擇了一個方向去深造,然后回來以后再來填補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的這種講師的空缺。
因為以前講課基本都是大學老師講,沒有民間獸醫,所以我大概是2005年舉辦了第一屆北京寵物醫師大會,然后在2007年開始,北京寵物醫師大會就有了臨床醫生來講課,到現在,北京寵物醫師大會有超過70%的人都是臨床獸醫,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山東濟南小區醫務經理劉霞:
以前那時候可能沒有這么好的資源和平臺,我們小醫院都特別羨慕,羨慕在美聯這些大醫院工作的。我們想要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就是要想辦法去參加培訓大會,像您剛剛講到的北京寵物醫師大會,那時候是一票難求,當時每家醫院名額也有限。這種學習機會對于很多的獸醫來說都是非常渴求和珍貴的。所以現在我非常慶幸,集團這個大平臺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培訓資源。
新瑞鵬集團副董事長劉朗博士:
我記得在我編的那本書——《往事回顧——記中國寵物診療行業發展歷程》中,我采訪了大概十幾位老先生,我想,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會變得越來越差,我們應該有人去記載這些事情,讓歷史能夠呈現出來,讓后人知道我們前期的獸醫工作有多么的艱難。
現在有些獸醫會說,公司每天要我們學習這個學習那個,仿佛學習成了累贅。在這里我想說,真的沒有必要強迫大家去學習,我們需要的是內在的驅動,真正的去喜歡它,這樣才能夠讓自身成長起來。我們也不是雇傭者,我們是一群一起走在康莊大道的人,我們新瑞鵬人在中國的寵物醫療行業是一定要能做出一些事情,要能為這個行業賦能,讓整個獸醫的社會地位提高,這是我們新瑞鵬人共同的責任。
作為寵物醫生,他們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心中是責任,腳下有乾坤,手中掌方寸,眼中有光華,他們相信,大道行思,取則行遠,他們更相信,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